必赢bwin官网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第二期)

发布者:必赢国际bwin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10

必赢bwin官网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人文底蕴深厚。现有3名两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73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学校拥有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并进入培优建设行列。学校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精准神经环路调控、-接口与--接口、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3D打印和中医康复工程六大攻关方向开展工作,建立了脑功能检测与评定、中西医智能康复干预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三大平台,并成立十个工程化研发实验室。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参与制定国内行业标准、技术指南和专家共识等8项,已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批4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3部。获得国家一级学会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人才荣誉及省部级科技和教学奖10余项。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中医院校学科建设水平,诚邀海内外具有优秀学术潜质的青年人才加入必赢bwin官网,携手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成就精彩人生。

 

一、招收条件

1.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 如申请人在近三年取得高水平重要学术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等),入站条件可适当放宽。

3. 合作导师具体研究方向和招收条件详见招收计划附件。

二、福利待遇

1. 基础年薪:不低于30万元//年(税前)。

1 师资博士后享受学校中级职称教职工同等薪资待遇

2 临床博士后待遇详见附件-附属医院招收计划表

3 获各类项目者,可叠加享受相应资助,最高年薪可达68万,主要包括:国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助计划、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上海市超级博士后项目等。

4 优秀博士后出站后优先留校

2. 住房保障:在站期间,可帮助申请上海市博士后公寓;校本部博士后还可按规定申请学校青年教师职工宿舍(具体按照学校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3. 社保待遇:在站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4. 迁户落户: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迁户落户手续。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老师

联系电话:+86-021-51323092

电邮:kangfuyixueyuan@126.com

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10号楼107

邮编:201203

 

01

徐建光教授课题组

一、招聘岗位和方向

神经康复研究及智能康复工程研发(2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聚焦中枢/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运动与认知功能康复,开展多模态神经调控、虚拟现实康复等创新性研究。开展脑--机接口技术、智能外骨骼及元宇宙驱动的康复机器人研发工作,推动康复工程设备的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

三、应聘条件

1. 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 近三年在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单篇大于10分优先);

3. 能够独立开展神经科学脑电方向研究者优先;具备机器学习背景,能根据研究需求自主开发工具包者优先;

4. 有海外博士学历或一年以上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具备近三年国家青年基金主持经历者优先。

四、福利待遇

1. 不低于30万基础年薪;

2. 全力支持申报上海市超博激励计划;

3. 可按规定申请学校青年教师公寓。

五、应聘材料

1. 申请信;

2. 个人简历(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科研情况、成果列表等);

3. 项目研究计划(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格式);

4. 专家推荐信(三位高级职称专家推荐,包括专家单位信息和联系方式)。

六、联系信息

1. 联系人:吴老师;

2. 联系电话:18916020719

3. 邮件附件博士后+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为邮件标题发送至申请材料投递邮箱:xjg@shutcm.edu.cn

4. 联系地址:上海市甘河路1101号楼409200437)。

七、导师简介

1. 学术任职:

徐建光,必赢bwin官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会组织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改革与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必赢bwin官网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等。

2.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枢/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重建与智能康复工程相关研究;涉及元宇宙虚拟现实康复机器人;神经环路精准靶向调控;脑--机接口智能外骨骼辅具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临床验证。以通讯作者在Alzheimer’s & Dementia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Diabetes等权威SCI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领域重大项目等。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3. 研究平台:

1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康复医学研究所;

3 上海市重点产业学院现代康复产业学院;

4 必赢bwin官网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5 必赢bwin官网附属曙光医院康复医学科。

02

许东升教授课题组

一、招聘岗位和方向

临床康复类和神经工程类(2-3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神经再生修复、神经调控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欢迎在神经修复工程、神经调控与重塑技术,脑机交互技术方向研究的临床或基础研究有志青年申请和应聘。

三、应聘条件:

1. 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 具有神经再生修复、神经调控、脑机交互研究背景者;

3. 近三年在上述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及以上(总影响因子大于6分,或单篇大于5分优先);

4. 有海外博士学历或一年以上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具备近三年国家青年基金主持申请经历者,入站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福利待遇

1. 不低于30万基础年薪;

全力支持申报上海市超博激励计划;

2. 可按规定申请学校青年教师公寓。

五、应聘材料:

1. 申请信;

2. 个人简历(含三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论文列表);

3. 项目研究计划。

六、联系信息

1. 联系人:毛老师;

2. 联系电话:13269619309

3. 邮件附件博士后+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为邮件标题发送至申请材料投递邮箱:roci@shutcm.edu.cn

4.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10号楼107室(201203)。

七、导师简介

1. 学术任职:

许东升简介

必赢国际bwin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必赢bwin官网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中心学科带头人,Brain Network and Modulation 英文杂志创始主编/执行主编,WHO-Lancet Neurology Commission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留美12年从事神经科学研究,曾任美国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讲师、讲座教授。

2. 研究项目:

从事神经调控康复、脑机接口临床策略、脊髓损伤康复、神经再生修复、智能运动康复的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培育计划1项,面上项目6项。参与科技部973、干细胞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6项。20202023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课题组长。现主持202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主动健康)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智能评估、预警及个性化干预前沿技术研究;主持2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脑卒中损伤神经生理变异与重塑机制研究;主持脊髓损伤修复与重建机制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参与科技部2025重点专项中医药现代化中医康复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

1 脊髓损伤康复的细胞重组和环路重建机制;

2 脑卒中运动康复和多靶区神经环路调控脑机交互技术研究与研发;

3 基于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实践。

3. 研究平台:

1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康复医学研究所;

3 必赢bwin官网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中心;

4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部(新场)。

03

路建伟教授课题组

一、招聘岗位和方向

人工智能中医康复(1-2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中医与康复。欢迎在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医学人工智能研究背景的有志青年申请和应聘。

三、应聘条件:

1. 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 具有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研究背景者。

3. 近三年在上述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及以上。

4. 有海外博士学历或一年以上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具备近三年国家青年基金主持申请经历者,入站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福利待遇

1. 不低于30万基础年薪;

2. 全力支持申报上海市超博激励计划;

3. 可按规定申请学校青年教师公寓。

五、应聘材料:

1. 申请信;

2. 个人简历(含三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论文列表);

3. 项目研究计划。

六、联系信息

1. 联系人:路老师;

2. 联系电话:13621678895

3. 邮件附件博士后+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为邮件标题发送至申请材料投递邮箱:jwlu33@shutcm.edu.cn

4.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标准化大楼主楼202201203)。

七、导师简介

1. 学术任职:

路建伟,必赢国际bwin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首席科学家。专注于中医药与康复方向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以通讯作者发表相关SCI/EI文章50多篇,包括人工智能领域Top期刊会议IEEE TIPCVPR等。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与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代表性研发工作获得包括美国最大报纸《华尔街日报》等十余家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曾任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十年,承担多项科技部等国家级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浙江省千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脑卒中功能障碍干预与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脑卒中重要脑区的定位与精准调控;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基于中医药大模型的应用研究等。

2. 研究方向:

1 脑卒中常见功能障碍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医康复;

2 脑卒中功能障碍的重要脑区精准调控;

3 基于人工智能中医大模型的应用开发。

3. 研究平台: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发室。

04

杨帮华教授课题组

一、招聘岗位和方向

神经康复类和神经工程类(1-2位)。

二、主要研究方向:

脑机接口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神经康复评估。欢迎在脑机交互技术、神经修复工程、神经调控与重塑技术相关方向,医工交叉或临床研究有志青年申请和应聘。

三、应聘条件:

1. 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

2. 具有医工交叉、脑机交互、神经再生修复、神经调控、研究背景者;

3. 近三年在上述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及以上(总影响因子大于6分,或单篇大于5分优先);

4. 有海外博士学历或一年以上海外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具备近三年国家青年基金主持申请经历者,入站条件可适当放宽。

四、福利待遇

1. 不低于30万基础年薪;

2. 全力支持申报上海市超博激励计划;

3. 可按规定申请学校青年教师公寓。

五、应聘材料:

1. 申请信;

2. 个人简历(含三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论文列表);

3. 项目研究计划。

六、联系信息

1. 联系人:郭文彬;

2. 联系电话:15921240706

3. 邮件附件博士后+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为邮件标题发送至申请材料投递邮箱:yangbanghua@126.com

4.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10号楼107室(201203)。

七、导师简介

1. 学术任职:

杨帮华,必赢bwin官网康复医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连续22年从事脑机接口及其神经康复医疗应用,获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党代表。为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Assiciate EditorTNSRE副主编),认知神经动力学Cognitive Neurodynamics编委,Scientific Data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脑机接口生物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可信智能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联盟资深专家。

2. 研究项目:

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项,其他相关国家级项目12项。在研课题包括基于EEG-fMRI言语想象脑机接口的神经机制与解码算法研究、面向精神抑郁症患者的脑机接口及中医药多模态诊疗技术研究、神经损伤后脑机接口的新技术开发与验证等。

3. 研究方向:

1 面向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障碍的脑机接口康复技术研究;

2 脑机接口技术在疾病诊疗效果的评估技术及临床应用;

3 脑机接口结合神经调控系统的开发及临床数据分析处理。

4. 研究平台:

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神经调控研发室和脑机接口研发室。